4月19日,第137届广交会一期闭幕。聚焦“先进制造”主题,本届广交会一期突出先进产业和科技支撑,共计吸引了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的148585名境外采购商到会。
作为本届广交会新设立的专区,服务机器人专区一直是“人满为患”的状态,妥妥是广交会“宠儿”。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的“钢铁选手”与9000余名人类选手共同完成21.0975公里的比赛。
马拉松跑道上,不同形态的机器人同场角逐,有1米8的“大高个”,有迈着“小碎步”的“小朋友”。而广交会场馆内,则有为十五运会提供后勤保障的“保洁员”。
城市才刚苏醒的清晨,无人驾驶清扫车能早早上岗,扫去各处尘秽。作为“广州智造”代表,在本届广交会上,赛特智能携“智赛洁”无人驾驶清扫车和C3配送机器人两款产品亮相。
赛特智能海外及政企业务负责人蒋美玲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智赛洁”无人驾驶清扫车能满足公园、街道、景区等城市中各场景的智能保洁需求,而C3配送机器人则更符合酒店等室内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智赛洁”不仅是在广交会上初亮相,贝搏体育官网还将在十五运会上化身“保洁员”,解决后勤保障问题。据了解,“智赛洁”仅需通过后台系统统一调度和任务规划,便能进行自动作业,集自主清扫、多模式作业、垃圾溢满识别、自主倾倒垃圾、自主充电加水等功能于一体,清扫效率达每小时1万平方米,一次充电可满足8小时以上连续作业。
“除了‘智赛洁’外,我们的消杀机器人也将在十五运会上进行消毒保障工作。消杀机器人已经在冬奥会等多个大型体育赛事中提供过消杀保障服务,主要应用场景是比赛场馆、医疗保障中心、食堂区域和媒体记者室等。”蒋美玲称。
对于本次参加广交会,赛特智能董事长李睿透露,去年公司产品刚试水海外市场,此次广交会将成为其正式出海的里程碑。“公司预计今年海外业务营收可达数千万元,预计占总营收10%到20%。”
“做产品要回归本质,我们的机器人必须为客户降本增效。”李睿算了一笔账:在国内,一台无人自动驾驶机器人可替代4-5个人工,但租赁费用仅相当于1-2个人工成本,单台就能帮客户节省2-3人开支;在海外,尽管存在关税、运输等成本,但国外人工成本数倍于国内,即便替代人数相同,租赁模式下客户的实际收益也将成倍增长,产品竞争力不言而喻。
作为数智物流解决方案服务商,顺丰也如约亮相了本届广交会。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顺丰带来了低空场景的物流无人机PW.Orca等产品。
4月初,广州市邮政管理局与服务供应商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合作签约,标志着十五运会广州赛区物流配送保障工作进入全面冲刺阶段。顺丰将作为十五运会的物流保障服务供应商,参与到十五运会的物流保障中。
记者从顺丰方了解到,顺丰将在十五运会赛事期间,广泛应用无人机、智能分拣机器人等前沿技术,提升末端配送效率,打通赛事物资“最后一公里”。同时,物流配送全过程使用新能源车辆、可循环包装,并设立“零碳物流专区”,最大限度减少赛事碳足迹。
4月15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正式发布14项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科技创新应用专题项目,通过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元宇宙等前沿技术,为赛事注入“硬核数字动能”。
其中,在无障碍服务方面,有“六足导盲机器人”专门为视觉障碍运动员和观众提供贴心的“导盲”服务。上海交通大学相关专家表示,贝搏体育官网六足机器人行走时稳定性较高,迈步基本无噪声,续航时间长,能负载行李物品。同时,还具备语音交互与力觉交互功能,能够通过语音或者推拉盲杖来调节行走速度。
专家表示,本次计划投入20台左右的导盲六足机器人,率先应用于广州全运会场景,在机场、贝搏体育官网高铁站、宾馆、运动场馆等多场景,实现盲人出行的智能化服务,为盲人群体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导盲六足机器人投入使用后,盲人自主出行安全感预计提升60%,出行效率提高50%以上,降低盲人室内室外活动的安全风险。
此外还有为赛事提供智能交互服务的数字人志愿者。本次十五运会,广州趣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接的《数字人志愿者交互应用关键技术》项目,将打造全国首个大型赛事“数字人志愿者”体系,构建7×24小时智能服务网络。趣丸科技副总裁张顺四表示,数字人可为广大运动员以及社会公众提供导览、赛事咨询、城市周边观光旅游等智能交互服务。投入使用后,预计将有效减轻志愿者工作,降低30%人力成本,服务响应效率提升50%。
据广东省工信厅统计,2024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超24万台(套),产量同比增长31.2%,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一,占全国市场总量的44%。全国每3台工业机器人就有一台“广东造”。
当广交会的全球贸易舞台邂逅十五运会的体育盛事,科技正在成为两者碰撞出最强音。从智能清扫、无人配送的“机器打工人”,到六足导盲、数字人服务的“智慧新伙伴”,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展示了大湾区在机器人与智能科技领域的硬核实力,更勾勒出未来大型赛事服务的全新图景。
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为十五运会注入了新动能,向世界证明:大湾区正以创新为笔,书写着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文丨记者 杭莹图 受访者提供视频拍摄 记者 曾育文 汤铭明视频剪辑 记者 梁岚视频包装 记者 麦宇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