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在埇桥区大泽乡镇皖顺种植家庭农场的麦田里,一架植保无人机“呼”地腾空而起,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运行路线,在麦田上空来回穿梭、喷洒农药。不一会儿,一块地的作业就完成了。
“一年一度的小麦赤霉病防治开始了,我们安排了30余架植保无人机,抓住当前有利天气,力争两到三天时间把托管的小麦全部防治一遍,为小麦丰产丰收打下良好基础。”负责家庭农场飞防工作的韩素兰说。
韩素兰,宿州市意利达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安徽博之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来,她深耕农业一线,以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致富为目标,用实际行动诠释巾帼风采,在基层一线奏响了乡村振兴“奋进曲”。
“目前正值小麦赤霉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根据农业专家的指导,早在半个月前就备足了农资、调配了植保无人机,紧盯‘窗口期’,利用现代化农业机械,为农户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治各项工作。”韩素兰告诉记者,农业“大托管”就像给土地找了一个“田保姆”,让种植户省时、省心、省力,实现节本增效。
据介绍,宿州市意利达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意利达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提供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等服务,实现专业化管理、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降低生产投入成本,提升土地产出率。“‘田保姆’服务于田间,成为农民种地的好帮手,播种、打药、管护‘一站式’全搞定,让乡亲们在地头当起‘甩手掌柜’,庄稼地里的收益还一点没少。”韩素兰说。
2011年,农业农村部发布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名单,成立仅3年的意利达合作社榜上有名。韩素兰告诉记者,她探索托管模式的初衷,来源于多年扎根农村的观察——她发现很多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家里的农田疏于管理,有的甚至出现抛荒现象。
于是,经过充分考察论证,韩素兰带领下岗职工、农村留守妇女成立了意利达合作社,实行统一测土配方、统一机耕机播、统一种子供应、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机收的“五统一”种植模式,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保姆式”服务,实现了“土地全托管,服务全包揽,农民当老板”。每年农忙时节,韩素兰都会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现场调度农机,确保收种及时,兑现向农户许下的“放心在外打工赚钱,我们帮你种好田”的承诺。
顺应市场趋势,意利达合作社的土地托管模式获得了越来越多老百姓的认可。截至目前,合作社托管土地15.7万亩,其中全程托管农户土地达2.1万亩,托管的土地平均每亩能够节本增收300元;在整村推进农业生产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中,每年服务面积可达30万亩次。
跟随韩素兰走进安徽博之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干净整洁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身着无菌工装有条不紊地操作着设备。一粒粒品质优良的大豆经过筛选、研磨、熬煮等步骤,变成色泽明亮、豆香醇厚的豆乳产品。
“这是我们引进的全自动化生产线,采取国际最先进的熟浆工艺、超微萃取、红外线真空灭菌和电脑高频磁处理杀菌保鲜技术,全程实行封闭无污染化生产。只要开启机器,设定好数据,不需要人工直接参与,一粒粒大豆就变成了豆制产品。”韩素兰一边查看豆制品生产线运行状况,一边向记者介绍,“像这样的大豆深加工生产线我们有两条,可生产豆腐丝、豆干、豆乳等近20种豆制品。”
为何会“迷”上大豆?韩素兰告诉记者,从事农业近20年,一直扎根基层的她深感部分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精深加工不足,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同时,埇桥大豆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蛋白质含量高达45%左右,但全市大豆产业却缺少创新产品和品牌引领,与之相匹配的中高端豆制品不多。
因此,为延伸产业链,依托“博士专家进埇桥”活动,韩素兰积极引进豆制品行业专家张玺麟博士以及山东农业大学李修渠博士的团队作为技术支撑,以埇桥非转基因大豆做原料,购置先进的智能化机械,成立了安徽博之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把种子到餐桌的产业链拉长,扎实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贝搏体育APP积极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实现了由田间到车间再到舌尖的全产业链发展。
好产品需要好原料。“目前,我们所有的原材料都是从本地合作社订单回收的,均采用埇桥本地非转基因大豆,所有产品一律‘零添加’,不仅保证质量,还帮助本地种植户增加收入。”韩素兰告诉记者,公司生产车间总投资2000多万元,占地20亩,设计年加工大豆6000吨至1万吨,预计年产值可达2亿元。
“毕业后,一直犹豫在外地上班还是回家工作。”安徽博之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廖非凡告诉记者,曾经一直觉得大学生回家“没有出路”,现在能在家门口的公司就业,并在工作中施展自己的技术和才能,他感到十分开心。
靠产业吸引人才,靠人才带起产业。韩素兰表示,食品深加工必须以技术为支撑,公司积极引进素质高、懂技术的大学生,特别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能手,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带动产业发展。
不仅广泛招引大学生,韩素兰在日常工作中,还注重吸收下岗女工和困难群众,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就业致富。“我自己也曾是下岗工人,深知在农村找工作不容易,所以对于有能力、想干事的人,我积极提供工作岗位,带领他们创业就业,努力让腰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只有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韩素兰说。
依托现有农业生产技术、企业管理等优势,大豆产业链的延伸不仅帮助本地农村留守妇女就业,还推动形成了“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大豆扩种模式,为上千户种植大豆的农民提供了订单业务。韩素兰的公司一次性签订5万亩订购协议,吸纳7000户农民种植大豆。同时,在豆制品加工基地为大专院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留守农民提供百余个生产就业岗位,带领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在田野唱响奋斗者之歌,在乡村搭建联农带农致富平台。多年来,韩素兰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安徽省三八红旗手”“宿州市优秀员”等荣誉称号。她所在的合作社也先后获得首批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基层社标杆社、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
“接下来,我会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持续深入开拓宿州本地市场,并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带动附近村民一同致富,让大家伙儿的腰包再鼓一点!”韩素兰信心十足地说。记者 彭序